博主的话
博主在自己的大一生活结束后,陆陆续续咕咕咕了两周,摸完了这篇文章 (真的不是水文)
万字长文预警
人不可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慨,也以此文,纪念我的高考前后 365 天。
这篇文章主要是博主的经历和经验之谈,全文会以时间顺序为主,或许与网上那些文章不太一样,希望能带给你一些思考和帮助~
由于文章时间跨度很大,所以你可以挑选对自己有帮助的部分阅读~
如果你也有一些想提出的观点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博主看到了都会回复的 ♪(^∇^*) 不过不友善的评论是不被欢迎的
当然,你也可以在评论区写下自己的美好祝福或愿望~
那么,做做深呼吸,继续往下看吧~(你有多久没有这样放松过了呢?)
或许有细心的小伙伴发现本文的 post_id
是 985
祝愿屏幕前的你能取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结果~
高考前
高考倒计时 365 天
许多学校的一轮复习在这之前已经开始,并完成了 1-2 次模拟考试。
最初的两三次模考对于毫无准备的同学们大概率是做不完的,成绩低一些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必因此气馁。
以博主自己来说,高考成绩比第一次模考高出了 130 多分。
因此,此时的你,更应该伴随着高考动员仪式的召开,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 我的爱好是什么?我有哪些特长?
- 我将来想做什么?对于理论研究和动手实践我更感兴趣的是?
- 我想去什么样的学校?
- ……
请注意,不要好高骛远,要清楚高考并不代表一切,在这个高等教育趋于饱和的时代,找到自己的方向更为重要。有了方向,会少走很多弯路。
认清模拟卷高于高考真实难度的现实,不必在模考成绩上过于纠结,而更应该关注自己的排名,毕竟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最终会按照排名进行录取。
接下来,拿出自己的模考卷子,找出往年的高考真题,还有尘封已久的课本,翻到那几乎没有被你看过的目录~
你可以清晰的发现试卷的考点分布,回顾一下高中阶段都学过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掌握熟练,哪些地方仍有不足。
参照试卷对考点进行分类,哪些属于难题,哪些属于基础题和中等题。
根据总结出来的内容,四象限也好,甘特图也好,无论你使用哪种方式,你要对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相信你的老师们也说过,在高考中,半数以上的题都偏基础,因此将基础知识点吃透就成了拿下高考的基石。也正因如此,以基础为主的一轮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系列的书是博主认为写的比较好的,最初也是博主的同学推荐的,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基础和中等难度的题型,以及部分难题,不妨考虑入手一本(有免费电子版),而且他们在 B 站上的网课也一样精品。
一定一定不要在一轮复习上马虎!当你认真完成了一轮复习后,配合平时的练习,你会发现那些基础题对于你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ڡ╹ )
练习永远以专题为主,辅以真题保持手感,没有必要自行购买所谓的模拟卷/预测卷,学校组织的模考就够。
毕竟 5 年内全国各地的真题加起来都有几十套,真的能做完吗.jpg
刷题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去总结题型和整理错题,自己整理出来的内容才是最有价值的,后期复习将会以错题本为重心。
在复习时也不要急于求成,会适得其反。遇到不会的内容不要着急,静下心来去吃透它,你会有收获的。
语文和英语是两个语言类的学科,这两门学科的分数提升很慢,相信你也有同样的感受。
在第一次模考中,语文和英语过低的小可爱们,要辛苦一些了。
语文许多题都是套路化的,熟悉一下答题模板,背熟必背课文内容,多积累一些议论文素材。如果作文写出来的效果不是很好,可以去问问老师,毕竟批改卷子的肯定是能看出来你的缺陷的。随着一次次模考,一点一点的进步也会很可观。
英语当然是背单词啦~但要记住,高考对单词拼写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当时间不充裕时只需要能看懂即可,不过作文相关的重点词汇当然还是要会写的。另外在背单词的同时最好要练一练发音,同时可以找找相关资源,对听力会很有帮助。那些听力不太好的小伙伴们,想想平时有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呢?
当时博主的老师找了一个 BBC 演讲视频合集让咱帮着放,不过班里的同学们似乎兴趣不大,都去刷题或者干别的了。emm…总之谁试谁知道~
与此同时,语文和英语有写作题,因此书写也是很重要的,一手好字会提升阅卷老师的好感度。不过时间紧迫,就不必刻意去找字帖练字啦,在平时写字的时候多留意一下,既完成了练习,又提升了书写。
如今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正改变着世界上的方方面面,学会正确使用大模型辅助学习,会提高你的效率。
比如,你可以让它帮你总结知识点,讲解你不会的习题。但它不能代替你的思考。
在解题时,一定要保证手里有正确答案和生成的答案做对照,毕竟 AI 也是会出错的。
身体和精神健康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观念,熬夜苦读并不能带来很高的收益,反而会导致第二天昏昏沉沉。而且要是熬坏了身体,那多不划算呀。所以要按时休息。
博主作为过来人,很清楚高三的高压环境,如果你在这段时间里感受到疲惫,不要听信那些“别人都在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休息”的毒鸡汤。适当的休息是为了更高的效率,所以累了就去放松吧~
除此之外,要是能有适当的锻炼就更好啦!
当然也要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找到合适的情绪宣泄途径,经常和朋友们聊聊天会是很好的方式。如果你发现做事情提不起兴趣,每天总是闷闷不乐的,一定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能有一群和你一起学习一起奋斗的小伙伴们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之后也许你再也不会遇到这么纯洁的关系了。
和小伙伴们处好关系,这会是你未来的人脉基础。
高考倒计时 320 天
快要暑假了,许多卷卷们报了一堆课外补习班,把自己的假期排的满满的。许多家长也是病急乱投医,联系了一个又一个辅导机构。
静下心来,你认为这些课对你的帮助,究竟有多少呢?
木桶效应是水会从最短的木板处流走,补齐短板是为了成为六边形战士。优先级最高的应该是你的劣势学科,但劣势学科你也不是一点不会,对吧~
所以应该在选择之前,找到你最需要的那些知识点,然后有针对性的利用假期时间来补习。
博主的化学当时并不是很好,但也只是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那里没有理解,所以只需要重点补这些就可以了。至于博主是最后一届老高考,学校只讲了选修5(有机化学)部分,没有讲选修3(物质结构),这样对于我来说少了一种可能性,于是先尝试花时间自学。
不少学校在放假前会进行一次模拟考试,可以和最初的成绩比较一下,看到自己的进步会很有成就感的~
当然也要进行一次阶段总结,想想自己列出来的内容完成了多少,有没有新的问题诞生,下一阶段又应该做点什么。
暑假毕竟是假期,再忙也应该带点调味剂,爱好什么的也不要完全丢掉,未来也许会派上大用场。
博主当时还抽出来了 5 天时间去贵州旅行,虽然是带着作业去的……
高考倒计时 300 天
嗯,这么快倒计时就要从 3 开头变成 2 开头了,暑假也差不多结束了。
20 天好像转瞬即逝,但又能做不少事情,不妨问问自己做了什么呢?
此时一轮复习已经过半,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正式向高三迈出自己的步伐吧~
从高三的上半学期开始,就陆续有高校前往各学校进行招生了,可以留意一下相关信息,比如往年分数线和排名等等。
飞行员和部分军校会在这时招生,同时艺术/体育生的招生信息也会在这段时间公布,有相关意愿的可以提前做做准备。
如果你对理论研究有兴趣,不妨看看强基计划的相关信息。
高考倒计时 200 天
差不多也是高考报名的时间,说没有紧迫感显然是不可能的。
大部分学校都会通知统一报名,但是自己也要留个心眼,不然到打印准考证的时候就傻眼了。
一些高校的特殊招生考试也会在这时候开展,如果你有相关意向,请关注具体通知并以通知内容为准。
各学科的一轮复习已经逐步结束,进入二轮复习。
二轮复习以一轮复习为基础,主要以一些重难点为主,同时还会扫清一些一轮复习中遗漏的知识点。
在进入二轮复习之前,一定要仔细梳理一下一轮复习的内容,有疑惑的部分尽快弄懂。
在这之后,你会看到成堆的复习资料和做不完的习题,而且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常见。相信老师在这时已经不怎么检查作业了,很多时候也是展示答案让你自行批改,因此可以在作业中挑选对自己有帮助的部分完成。
什么,老师要查?答案和解析不是摆设,抄答案也是门学问。
我们不只是文字的搬运工,在搬运答案时需要敏锐的找出这部分题目中有没有不会的知识点,然后参考解析把它彻底吃透。
博主当时会帮老师印一些练习题或是知识点之类的,然后,几乎每次去文印室,都会觉得打印机的轰鸣声像是试题的怒吼……做不完,真的做不完。
倒计时从 299 变 200 怎么比 365 变 300 还要快?是不是哪里弄错了。
高考倒计时 150 天
受春节的影响,寒假的开始时间总是不确定的,是早是晚各有利弊。
这时,二轮复习也陆陆续续结束,一定一定要整理出在两轮复习中不太熟练的内容,利用寒假的时间尽可能补上漏洞。
要明白,高考考场上,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到更高的分数,而不是将所有题都全部做出来。因此,要学会答题,做出合理的取舍,但一定不要空题。
以博主的旧高考理综为例,做题不必按照第一题到最后一题的顺序,我会选择先完成所有选择题,再完成擅长的物理科目的所有题,然后完成生物的所有题、化学的流程题和选修题,最后去做最不熟练的离子平衡题。这样能保证先做的都是对于自己来说得分率高的题,就算最终时间不够,随便蒙一个答案写上去就是。
高考倒计时 100 天
百日啦!许多学校会举行百日誓师之类的活动,当作放松和鼓励就好~
要说一口气坚持 100 天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emm…不过要是真能有那样的毅力,别说 985/211 ,相信清北都是属于你的 :D
许多小伙伴在这时已经是疲惫不堪,博主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效率远不如之前了。所以前 150 天是非常关键的,而此时是大局已定,了吗(?
并不!找出你之前的清单,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掌握了非常多的知识,再看看自己长久以来的进步,是不是又有了信心呢?
最后的时间里,更重要的是给自己树立信心,去捅破最后那一层窗户纸。
此时一部分学校还会展开所谓的“三轮复习”,主要是讲解一些易错点和难点,自取所需即可。
但,如果你的基础知识还有漏洞,请立即去巩固基础!
高考倒计时 60 天
高考体检工作开展,离考试又近了一步呢。
对于部分地区近视的小伙伴们,请按照要求提前前往对应的二甲及以上医院开具检测报告,给医生说高考用即可。
请检查你的身份证有效期,如临近过期,请立刻更换。
强基计划和部分自主招生的学校会在这时开启报名。强基计划适合那些对理论有兴趣,想要从事基础研究的小可爱们。而自主招生也可作为一条备选的途径。
它们的录取模式与统一招生不同,会以高考成绩、校招考试成绩、面试成绩等内容进行加权,计算出最终的得分。
以南方科技大学(双一流大学,非 985/211)为例,该校采用自主招生模式,在报名时需要上传个人简历,模考成绩单等内容。在博主所在的 2024 届,由于热度过于火爆,最终没有竞赛获奖或模考成绩在目标招生高中不满足排位的基本都被筛掉了。
需要注意的是,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的拟录取名单是先于高考成绩公布的,若进入拟录取名单且高考成绩满足位次要求会直接录取,不进入志愿填报流程。因此请慎重考虑。
高考倒计时 20 天
大部分学校会进入停课复习阶段,老师不上课只答疑。这段时间如果没有事情的话最好还是留在学校,毕竟教室的学习氛围是其他地方不具备的。
可以拿出往年真题,按照真实的考试时间去模拟真实的考场环境。同时也要看看自己的错题,进行最后的查漏补缺。
对于语文这样的学科,不妨再过一遍那些背诵的内容,确保自己都记住了。
也许你会因为巨大的压力想要懈怠,这很正常,放松一下然后找回状态吧~
记得调整作息,按照高考的时间表早睡早起,让自己在考试的那几个小时里能够精力充沛。
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博主的老师曾经这样鼓励我们:“刚上高三是你不知道自己不会,现在是你不知道自己已经会了。”
此时的准考证和考场安排已经可以拿到了,如果你的考点和家的距离比较远,可以提前预定酒店,减少考试期间的通勤时间,让自己能够在最终的两天全身心投入考试和更好的休息。
高考倒计时 3 天
快要考试啦!这时候学校会选择放假,不妨去自己的考点周围转转(高考前是不允许进入考场的),熟悉一下环境,以及明确自己需要的通勤时间,避免因堵车等情况造成迟到,或是因不熟悉环境走错考场(每年保留节目了属于是)
提前检查好自己的文具:黑色签字笔、2B 铅笔、尺子、无封套橡皮、圆规(根据自身需求),还有身份证和准考证别忘记~提前买好透明文具袋,建议带 2-3 支签字笔和铅笔来应对突发状况。
注意高考期间那些卖劣质文具的小摊,如有购买文具的需求,请前往你常去的文具店,购买你常用且认为好用的品牌。建议不要在考试期间使用水性签字笔,用过的都知道,水性签字笔的笔迹沾水后就会散开。
博主当时用的是小米巨能写中性笔,便宜量大还好用。
这几天就不要再大量刷题啦,毕竟大局已定,刷题带来的焦虑并不会对最终的考试有帮助,何况经历了多次模拟考试,早已身经百战。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健康饮食和作息,相信自己可以的 (ง •̀_•́)ง
高考时
再次检查你的所有物品是否带齐:
- 身份证
- 准考证
- 黑色签字笔(2-3 支)
- 2B 铅笔/涂卡笔(2-3 支)
- 尺子
- 无封套橡皮
- 圆规
你也可以用这样的口诀来辅助检查:两证两笔三用具。
如果你要带水或者饮料的话,记得使用透明水杯或撕去饮料瓶上的标签贴纸。
不同地区的高考时间略有区别,从 2 天到 4 天不等。在这段时间里,请一定保证充足的睡眠,精力充沛是考试的保障。
如果附近有公园之类的场所,可以在完成当天的考试后去散散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在这种环境下,也许你还会想着复习,那就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快速回想一下下一科目的内容,重点题型都有什么样的套路,平时的易错点应该怎么避免。
许多小伙伴有考完试对答案的习惯,但在高考期间坚决不要这么做。
无论你这一科考后感觉如何,都要告诉自己,我做的很棒。然后忘掉先前的考试,全身心投入下一科目的考试。事实证明,高考会是大多数小伙伴从模考开始考的最高的一次,所以不必焦虑~
高考期间基本上可以说是全社会都在为考生开绿灯,你可以凭准考证免费乘坐交通工具,享受优先排队等特权,会很方便。
高考后
高考后 1 天
放心去玩吧~这应该是大部分小伙伴人生中的最长假期,之后就不会有这么长的暑假了。
保留好自己的准考证,许多景区会对高考生优惠甚至免费,是一个很好的福利,准考证丢了可就享受不到了~
许多小伙伴会在这个假期去考驾照,毕竟假期时间长,一个暑假就能拿证,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培养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想想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提前了解一下目标院校,去心仪的学校参观,感受一下那里的环境和氛围。
有很多小伙伴会选择在这时购置一台电脑,博主建议先自行了解以下内容:
- 处理器 (CPU)
- 显卡 (GPU)
- 内存 (RAM)
- 储存 (ROM)
当你了解了这些之后,在选购正规品牌电脑时,就很少会落入商家的陷阱。
笔记本电脑有轻薄本、全能本、游戏本之分,请你先了解三者的区别,结合自身需求与未来发展方向选择。抛开游戏不谈,如果你有人工智能、建模、仿真模拟、剪辑渲染等需求,请一定一定选择配有独立高性能 GPU 的笔记本!
对于报名了自主招生或强基计划的小伙伴们,可能还要再辛苦一段时间。
高考后 7 天
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的考试和面试会在这段时间展开,部分学校还会有体育测试的要求,请根据学校相关通知做好准备。
高考后 14 天
要出成绩啦~想想就很兴奋(不是
成绩公布的同时,也会开启志愿填报。可供志愿填报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一周,所以一定一定要看清楚截止时间,要是没有提交那不就白考了嘛。
这段时间会有大量的学校集中进行招生宣传,场地一般会选在城市的会展中心,不妨去了解一下。
请不要盲目相信互联网上那些所谓的“志愿推荐”,“好专业”≠“好未来”,不能让别人的一面之词来决定你的未来,你的人生要你自己来书写。
在选择学校与专业前,可以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部分在前文出现过):
- 我的爱好是什么?我有哪些特长?我要不要把它们和我的专业结合起来?
- 我将来想做什么?对于理论研究和动手实践我更感兴趣的是?
- 我想去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学校适合我?
- 我要不要离开我的居住地,前往一所外地的学校?
- 我选择的学校,它能带给我一个怎样的平台?科研能力和水平如何?环境怎样?
- 我选择的专业,它的发展前景如何?在这所学校里,它是否受学校重视?评级怎样?
- ……
要知道,一个好的学校会带给你一个好的平台,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志愿填报要慎重,结合多种维度不会有错的。
如果你选择了一个辅导机构帮你填报志愿,这很好,毕竟他们掌握的信息比你多,机构赚的也是一份信息差的钱。但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你做出选择,请保持理智。
你可以问问与自己成绩相当的小伙伴们都选择的是什么学校,可以作为参考,有一个同伴会提高你的积极性。博主高中的班级只有博主一人来到了湖北省,半数都留在了本省…
在填写志愿时,请确保志愿结构合理,“冲-稳-保”的结构是最推荐的,尤其是可填写志愿数过少时。整张志愿表的关键志愿一般在 3-4 个,志愿表可以不填满,但要认真对待最关键的那几个。
需要留意的是,优待类/国家专项等特殊招生的学校代码一般与普通招生不同。
最后,一定一定要检查学校代码和专业代码是否正确,然后郑重的按下提交按钮,等待录取结果的公布吧~
高考后 30 天
提前批录取结果公布,有选择提前批招生院校、自主招生或强基计划的小可爱们,记得及时查看~
高考后 40 天
也是最多小伙伴们关注的时刻,本科录取结果陆续公布。尘埃落定,可以长舒一口气啦 ╰(°▽°)╯
在向你的老师和小伙伴们报喜的同时,也可以向老师问一问有没有同校学长的联系方式,提前了解一下学校的内部情况。
录取通知书也会在近期通过中国邮政/EMS 陆续寄出,需要凭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领取,如需代领还要出示签收人的身份证件。
随录取通知书一同寄送的还有报名通知,给新生的一封信等内容,部分学校还会寄送银行卡,需要提前激活。
请仔细阅读信件中的内容,一般会包含学院新生群等内容,别忘记及时加入以免错过后续通知~
高考后 55 天
专科录取结果公布。
高考后 75 天
高校陆续开始报道,部分学校会将新生军训安排在暑假,也有一部分学校会利用这段时间开展网上的新生入学教育,你会拿到大学期间的第一个学分。
一些数字化转型较早的学校会采取网上报道的形式,会要求填写一些信息,并在线缴纳住宿费等费用。
如果你选择了外地的学校,不妨提前几天前往学校所在的城市,权当旅游,熟悉一下那里的环境和人文气息。提前参观一下自己的学校,未来几年你都会在这里学习生活,看看教室,看看宿舍,看看食堂,看看图书馆……
相信此时的你,一定很憧憬未来的生活吧。
需要注意的是,你也许会在学校里见到售卖“校园卡”的,请你提前了解学校校园网是否与运营商合作,部分学校也提供独立购买校园网的渠道,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正规网点办理即可。
“校园网”一般指学校内网,或学校统一的教育网出口。部分校内资源只能从内网访问,或是学校统一购买了知网等学术资源,需要通过学校统一网络出口进行访问,这时,校园网就是你不可或缺的内容了。
遇到学长学姐的推荐也要擦亮眼睛,他们可能会坑你,博主建议在不熟悉的情况下直接拒绝。
毕竟与互联网上满天飞的流量卡同理,你在他们手里办一张卡,他们能拿到几十到上百元不等的佣金。
另外,如果你办理了相关的号卡,需要留意校园网是否需要二次登记激活。
博主曾在学校官方渠道办理了校园卡,但由于不清楚校园网需要二次激活,错过了集中办理的时间。带来的麻烦不仅是白白浪费了钱,平时需要用到校园网时,也只能去教学区蹭网,或是使用 VPN 进行连接。直到写下这篇文章时博主仍未完成激活,只能等下一届新生到来再办理了 (¬_¬)
进入大学一定要警惕诈骗,散布在各种年级群、班级群、课程群、社团群里,那些昵称写着“校团委某某某”,或是“勤工助学”,邀请加群的,请一定要提高警惕,他们与学校毫无关系!
还有那些莫名其妙进群,用着女头,女名的。都是成年人了,懂的都懂好吧。
几乎所有学校相关的群,都要求成员将群昵称改为自己的班级姓名,对于那些看上去就很奇怪的人,远离他们。
如果你需要办理助学贷款,请等待学校通知,并咨询辅导员。和钱有关的事情不要大意,一定一定要谨慎。
夏天军训会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做好防晒,及时补充水盐糖,避免中暑。可以准备一双鞋垫,行走时会舒服一些。对于博主这种瘦弱的人来说,简直不要太好。
及时阅读学校下发的《学生手册》,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卷卷们关心的保研/转专业政策,都能在里面找到。
如果你确实不喜欢现有专业,请提前做好转专业准备,一般情况下转专业会有绩点/排名要求。
高考后 85 天
正式开学啦!大部分学校会在这时要求学生到校。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就此开始~
一般情况下入学的第一周会进行入学教育,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熟悉学校的各种设施,比如自己的学院在哪里,图书馆怎么借书,哪里可以自习,等等。
部分学校还会进行英语的入学测试,该成绩会作为快慢班的分班依据。
也有一些学校会根据资源情况开设一些试点班,试点班的选拔考试也会在这一时期进行。
绝大多数学校在这时会要求办理大学生医保,但该项目并非强制。与居民医保不同,大学生医保只能在校医院或校医院转诊时使用。
若先前办理过居民医保,需要停保后再办理大学生医保,但大学生医保是次年一月生效,会产生 4 个月的空白窗口期。
因此,若有相关需求,请在停保前及时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这样一来,在这 4 个月内,即使停保也能使用先前的居民医保,否则报销会非常麻烦。
高考后 90 天
要开始上课啦,来到你梦寐以求的教室,相信你的心跳都加快了。
欸欸欸?怎么一节课就把第一章讲完了,我还没跟上呢,这对吗 O.o?
大学的上课模式与高中截然不同,比起高中模板化的记忆和题海战术,大学更需要理解,并且靠课后的空余时间来自学。不过专业前几名总有那么一两个还沿用了老方法,博主很佩服他们。
最后一定要记住,各课程的学习,不挂科是最好的,挂科了保研评优与你无缘不说,若是补考仍未通过,还需要挤占下一学期的时间来重修,影响后续的规划。
如果你想在课后学习,不妨在哔哩哔哩大学报个名,在 B 站上有很多知名老师和博主产出的高质量内容,都是你学习的资源。
以高数为例:宋浩老师,一高数,框框老师……
有一些小伙伴可能干劲十足,想要参加一些竞赛,但又有点不知所措。
竞赛报名一般需要由学校统一报名,通过校赛后推荐至官方取得的成绩才会被学校认可,因此要留意学校本科生院以及学院的通知。同时也可以找找高年级学长学姐了解一些资源,尝试通过邮件和一些指导老师取得联系,帮助你更好的完成竞赛。
体育课程一般会有体育锻炼和校园跑要求,尽早完成会比较好。这样一来,如果中途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及时完成,后续也不会太匆忙。
高考后 115 天
入学一个月了,有没有适应大学的生活呢?
你会发现每天的活动范围不再是两点一线,而是变成了校园内,校园周边,甚至更大……
也相信你和你的室友还有同学们或多或少已经熟悉一些了,不知道和他们还能相处的来吗?
如果感觉自己和室友相处的很好,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恭喜你,你会收获一段独一无二的关系。但感觉相处不太顺利也不必强迫自己,这说明你们的观念有一定差别,给双方留一点空间会更好。
在这时也迎来了步入大学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你会兴奋吗?
博主身边的小伙伴们有选择学习 7 天的,也有出去旅游的,去看演唱会的,参加漫展的……不过多数小伙伴还是和博主一样选择了回家,毕竟在异地读书,适应时间稍微长一些也是理所当然嘛。
关于社团,可以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结识一群有着相同爱好的小伙伴。
关于学生会等组织,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按需参加即可。如果你有向体制内发展的意愿,还是加入一下最好。
或许你想成为社团负责人,或是加入学生组织。你可以在招新时加入招新群,随后投递简历参加面试,等待结果。如果你有爱好或是特长,不妨拿出来说说,有过相关经历更会成为你的加分项,最重要的依然是你想要加入的态度。相信自己,你可以的!
至于志愿活动和社会实践,你需要根据自己学校的要求,在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尽可能参加。
大学时期入团与入党名额相对较少且相对麻烦,结合自己的未来规划来选择就可以啦~
高考后 150 天
半学期过去了,陆陆续续该期中考试了。
期中考试的成绩一般会计入总评绩点,尽管占比不高,但仍要引起重视。
可以选用近年来自己学校的真题练手,刷题的同时也可以了解考察的知识点。另外,当你刷完题之后,考试时大概率会遇到两三道原题或是只换了数值的题。
有一些课时较短的课程会在这时结束,别忘记参加考试、提交论文或是完成大作业~
高考后 190 天
英语四级考试开始。
四六级考试能考就尽早报名,非英语专业的小伙伴们,在大学四年里,英语水平应该是会逐步下降的。所以趁着高考后的记忆一口气通过吧~
不过有些学校不允许大一新生在第一学期就报名考试,那就只能等下一学期再考了。
高考后 220 天
期末考试时间到!你会选择考前突击还是日常积累呢?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这两种各有优点也有不足,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大学的期末考试笔试往往分布在 2-3 个星期,而正式放假日期是在所有课程的笔试考试结束后。
你也许很早就完成了所有的期末考试,这个时候虽然没到起假时间,但一般情况下,你可以走正常的请假流程,然后提前回家。你可以找辅导员了解一下流程,操作起来会很容易。
高考后 230 天
过年啦,又长大一岁~
高考后 250 天
寒假结束,新的一学期又要开始了呢。
相信你有之前的经历加持,这一学期一定会轻松自如一些。
每年上半年的学期,也是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各种活动、竞赛会更多,有兴趣的小伙伴们一定不要错过~
如果有机会的话也可以走进社会,去参加一些企业举办的活动,了解一下行业前沿的技术和需求,对后续的专业学习也会很有帮助。
高考后 365 天
一年又一年……
当拿到学校下发的禁止替考通知,辅导员拿着厚厚一沓回执单一个一个要求签字时,你又会感慨什么呢?
尾声
……